农村生活污水来自厕所、厨房、洗衣洗澡等,混有粪便、食物残渣、洗涤剂等,乱排会污染环境、影响健康,因此处理污水对改善村容、保障饮水安全很重要。
农村处理污水多采用 “就地收集、分散处理” 模式,依村落大小和居住集中程度选择不同方式。
散户或居住分散处,常用三格式化粪池。它埋在地下,砖砌或玻璃钢材质,分三个相连的池子。污水流入后,第一池沉淀大杂质并发酵成污泥;到第二池,细菌继续分解有机物,使水变清;第三池处理后的水可浇地,污泥清出后是好农家肥。这种办法不用电、成本低,适合农村。
集中居住的村落,会建小型集中处理设施,如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。它像个大箱子,埋在村边空地。污水经管网收集后,先过滤挡除杂物,再进入生化池,靠微生物分解脏东西,最后消毒。处理后的水可排到小河或浇地,设备自动运行,效果优于单个化粪池。
有些地方结合地理条件用生态处理法,比如人工湿地。挖地填砂石、土壤,种芦苇、菖蒲等水生植物。污水流入后,植物根系吸附杂质,土壤砂石过滤,微生物分解,使水变干净。这种办法环保美观,但需要合适空地。
处理污水的基本流程大致相同:先收集,用管道将污水引到处理设施;再预处理,去除大块杂质;然后主要处理,靠微生物或过滤、沉淀除污染物;最后排放或回用。
日常维护不复杂。化粪池要定期清污泥,半年到一年一次,清时别弄破池子。集中处理设备要常检查管道是否通畅,清洗脏的过滤网,设备有异常及时维修。人工湿地要防止杂草挡水流,及时补种死苗。
还有些注意事项:别把农药瓶、电池扔到污水里,以免杀死微生物;避免过烫的水进入管道;冬天给裸露管道保暖防裂。
处理好农村生活污水,能让环境变好,大家根据实际情况选对办法并做好维护,就能让污水变废为宝,让村子更干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