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砂沉淀池以石英砂(粒径 50-200μm)为载体,通过 “核效应” 加速絮凝。原水经混凝后,微砂与脱稳颗粒结合成高密度复合絮体,沉降速度达 10-30m/h,停留时间仅 10-30 分钟。配套旋流器回收微砂(回收率超 95%),适合中高浊度常规水质,性价比高,占地比传统池减少 70% 以上。
重介质高速沉淀池采用高密度介质(如磁铁矿砂,密度 4-7g/cm³),专攻低密度颗粒。复合絮体密度达 1.5-3g/cm³,沉降速度 50-100m/h,停留时间仅 3-10 分钟。磁性介质靠磁选机回收(回收率≥98%),非磁性介质用筛分 + 旋流器,抗冲击性强,适合含油、轻质杂质的高浊水。
两种技术均属强化沉淀工艺,通过外加介质突破传统效率瓶颈。核心均为 “介质 – 絮体” 复合颗粒的快速沉降,且介质可循环利用,大幅缩短处理时间,适应土地紧张、高流量场景。
两者差异显著:微砂沉淀池处理负荷 10-40m³/(m²・h),初期投资中等;重介质池负荷达 50-100m³/(m²・h),速度是其 2-3 倍,但介质成本高 5-10 倍,设备磨损更严重。微砂适配常规悬浮物,重介质擅长低密度污染物。
应用上,微砂沉淀池适用于市政污水、给水预处理及食品化工废水;重介质高速沉淀池更适合石油化工含油废水、冶金废水、高流量市政应急处理等场景,选择需结合水质、流量及成本预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