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一体化净水设备特点概述
1、集成化设计
设备整合预处理、混凝、沉淀、过滤、消毒等工艺单元,形成全流程处理系统,减少占地面积并提升运行效率。模块化结构设计支持灵活调整工艺组合,适应不同水质需求。
2、高效处理能力
采用斜管沉淀、石英砂/活性炭过滤等工艺,可去除悬浮物、胶体、细菌及部分溶解性污染物,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(如浊度≤1NTU)。
部分设备集成反渗透或超滤膜技术,深度去除重金属、病毒及溶解性有机物。
3、耐腐蚀与长寿命
主体采用不锈钢材质(如304/316L),抗腐蚀性强,适用于高盐分或酸性水质环境。
4、自动化运行
内置自动加药、反冲洗、排污系统,支持无人值守运行,降低人工干预需求。
通过PLC控制系统实时监控水质参数(如pH、浊度),动态调节药剂投加量。
5、节能环保
水力自动混合混凝剂,减少机械搅拌能耗。
反冲洗水量低(占处理量的2%-5%),运行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30%以上。
二、工作原理分步解析
1、预处理阶段
物理过滤:通过格栅、筛网或多介质过滤器(石英砂、活性炭)去除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、泥沙及部分有机物。
粗滤保护:防止后续处理单元堵塞,延长膜组件寿命。
2、混凝与反应
投加聚合氯化铝(PAC)等混凝剂,破坏胶体稳定性,促使微小颗粒聚集成矾花。
采用涡流反应器或静态混合器,确保药剂与水充分接触。
3、沉淀分离
斜管/斜板沉淀池利用浅层沉淀原理加速矾花沉降,表面负荷达7-8m³/(㎡·h),沉淀效率较传统方式提高3倍。
4、过滤净化
多级过滤:依次通过石英砂(截留悬浮物)、活性炭(吸附有机物/余氯)等滤料,进一步降低浊度及色度。
膜分离技术(可选):超滤膜(0.01-0.1μm孔径)或反渗透膜(<0.001μm)截留细菌、病毒及溶解性污染物。
5、消毒与水质保障
紫外线杀菌或臭氧氧化灭活微生物,避免二次污染。
部分设备配备清水池储存达标出水,确保稳定供应。
6、智能控制与维护
自动反冲洗功能通过反向水流冲刷滤料,恢复过滤能力(周期约12小时,耗时5-10分钟)。
污泥浓缩系统定期排出沉淀池底泥,减少设备堵塞风险。
三、典型工艺流程示例
原水→格栅→混凝池→斜管沉淀池→石英砂过滤→活性炭吸附→紫外线消毒→清水池
(根据水质差异可增删反渗透或软化单元)
适用场景
饮用水处理:农村集中供水、应急水源净化。
工业用水:食品加工、制药行业工艺用水预处理。
污水回用:餐饮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灌或冲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