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衰变池建设需满足以下要求:
一、选址与环境评估
选址要求
优先选择核医学科底层、周边或临近排水管道的绿化带,利用土壤层屏蔽辐射,减少无关人员靠近。
地下建筑需加厚顶板混凝土或覆土层,地上建筑需采用铅板防护。
环境评估
施工前需评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,确保符合环保法规要求。
二、池体结构与容量设计
池体类型
采用槽式衰变池设计,至少配置3个池体并联,交替贮存、衰变和排放废液。
含碘-131治疗场所必须设置槽式废液衰变池,并配备污泥池。
容量要求
总容积需≥12m³,按放射性核素最长半衰期的10倍以上计算(如碘-131需存放至少180天)。
三级连续式衰变池每池容积约16m³,前设化粪池(20m³)沉淀固形物。
三、材质与防渗要求
材质选择
池体采用304不锈钢或钢筋混凝土,要求耐酸碱腐蚀、无渗透性、内壁光滑。
管道材质选用不锈钢,不可埋地部分需用铅皮包裹或混凝土屏蔽。
防渗措施
池底和池壁需坚固,设置可靠的防泄漏措施,盖板厚度≥30cm。
四、防护与安全设施
辐射防护
地下池体顶板或覆土需加厚,地上池体采用铅板防护墙壁和顶面。
池体周围设置防护栏、警示标志,控制室采用岩棉彩钢板等材料隔离。
安全设计
控制区采用脚踏式或自动感应开关,防止误排。
管道设计减少死区,大水流管道需标记,便于检测维修。
五、系统组成与设备配置
功能系统
预处理系统:配置搅碎泵(≥3台)防止淤泥堆积,排污泵一备一用。
监测系统:实时监测液位、放射性活度浓度等参数,超标自动报警。
配套设施
取样口、检修通道、电动执行阀等需合理布局。
安装搅拌器、通气系统确保废水混合均匀。
六、排放标准与运维管理
排放限值
总α≤1 Bq/L、总β≤10 Bq/L、碘-131≤10 Bq/L,需经审管部门认可后排放。
运维要求
定期监测废水流量、放射性浓度等参数,制定应急预案。
长/短半衰期废液分开收集存放,避免交叉污染。
以上要求综合了选址、设计、防护、设备及运维等核心环节,确保衰变池安全合规运行。